要不断地向上走:社区委员会(CB)申请简介与必要性


几天前,布碌崙区(Brooklyn Borough)区长Antonio Reynoso宣布启动2025年社区委员会(Community Board)申请,

欢迎16岁及以上的居民(可以是非公民)积极申请,加入这一最基层的纽约市地方政府机构。

布碌崙区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14日 东部时间晚11时,
申请链接如下,我也随便做了一个二维码以方便直接扫码:

https://www.brooklynbp.nyc.gov/community-boards/


关于社区委员会(Community Board),
我在之前写过2篇文章:
《社区委员会(CB)申请:华人往往事后抗议CB的决议,为何不事先加入CB参与决策?》与《继续呼吁大家积极申请与参加社区委员会(CB)》

但是看到还是很多人在问这个问题,所以重新整理,再讲一次社区委员会(CB)申请简介与必要性。


事后与事前

我们见到的华人多的社区,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

在坏的事情/决策发生前,几乎没人关心也不了解,都要等到坏的事情/决策出台了,这下才开始去抗议。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美国/纽约的华人社区存在,隔壁的加拿大华人社区也一样存在,就像近日加拿大Richmond在绝大多数当地华人反对的抗议中,仍然在市议会通过在社区建立吸毒所一样。

这种现象之所以在华人圈普遍存在,
原因就是华人往往
【事前不参与、不投票】

——然而,我们不能总是在事后抗议,事后抗议是一个成本极高的事。
我们要在【事前】就要把问题想办法掐灭在开始阶段。

——比如这几年华人在教育上抗争(SHSAT等等),之所以到现在有了明显的好转,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在社区教育委员会(CEC,Community Education Councils)中开始占了不少的位置,有了我们的声音。

——至少不象从前那样被动。

所以,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强调的:

【参与】——事前的参与,对于捍卫我们的价值观,保护我们的利益至关重要。

所以要教育启蒙民众,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社区,这样才能保证在投票决策时不会出台伤害社区利益的事。


向上走

再比如这个社区一直在关注与努力的【游民所】的抗议,

也是需要更多的人——自已人去加入到社区委员会(CB)中去,
这样不至于被动,或是仅仅只能在事情发生后嚷嚷。

如果能够在社区委员会(CB)上形成一个一面倒的压力,至少不会出现象之前皇后区第6社区委员会上“全票通过游民所”这样的被动场面。

我从来不否定街头抗议的重要性与意义,但是我们要学会【向上走】
——向更高层次的参与/维权走。

然而,相比这几年我们一直呼吁参与的社区教育委员会(CEC),我们在跟我们的生活同样密切相关的社区委员会(CB)里存在感很低

——甚至在曼哈顿华埠还出现倒退,

第3社区委员会(CB3)代表区域包曼哈顿华埠及下东城,是华人最集中的社区之一,2010年时曾有11名华裔委员,2020年反而只剩下5人!

而据东慧说,
“华人在森林小丘地区据说有30%人口,但是那天我参加CB会议,看前面坐的只有1个亚裔面孔,其他人都是包括犹太人的白人和其他族裔,我们完全被人家代表!”



社区委员会

纽约市社区委员会(Community Boards of New York City,简称CB)。

是纽约市政府下辖、五大区所属的社区指定的咨询服务机构。

社区委员会(CB)的起源于1898年《大纽约市宪章》(The Charter of the City of Greater New York),
它规定了纽约市市议会,及22个districts of local improvements(地区改善区)的权责。

1902年,将这些地区的数量增加到25个。

1963年,修订的《纽约市宪章》(the New York City Charter)将曼哈顿区的“社区规划委员会”(Community Planning Councils)扩展到其它区,称为“社区规划委员会”(Community Planning Boards),也就是现在的“社区委员会”(CB)的前身。

1975年,修订的《纽约市宪章》将社区委员会(CB)的数量设定为59个。

自1975年设立至今,社区委员会(CB)是纽约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机构,处理各种社区的问题,包括土地规划、交通、教育、社会资源等居民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议题。

比如当地餐馆的酒牌申请、开发项目的土地使用审批以及该地区的年度预算请求等等。

作为由普通居民组成的机构,是社区问题的头一个把关机构,既能起草影响社区发展的提案,也能有力地影响到民选代表的行动。

2018年,增加了对社区委员会(CB)成员的任期限制,同时还要求应该寻找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任命。

目前,纽约市目前共计有59个社区:

布朗士区有12个(下图中蓝色)
布碌崙区有18个(下图中绿色)
曼哈顿区有12个(下图中红色)
皇后区有14个(下图中紫色)
史登岛区有3个(下图中橙色)




每个社区委员会(CB)最多有50名无薪的志愿者。

所有成员均由所在行政区的区长(Borough President,BP)任命,其中有一半是由所在的市议会议员(City Council Member)提名
——他们所提名的成员需要居住于该议员选区所覆盖的区域,

当然,最终决定权是在区长。

每个社区委员会(CB)都设有不同的工作小组,并设有不同的工作小组主席,

即便是非CB的成员也可以申请加入CB下辖的工作小组或为其工作。

此外,所在区的所有市议会成员都是无投票权的当然CB成员。


任期与申请

社区委员会(CB)成员的任期为两年,有连任4年的限制。
但在连任期满后,离开CB两年后,将再有资格成为CB成员。

社区委员会(CB)成员的任期是错开的,每年有一半的正式成员进行轮替。
也就是每年都有CB的申请。

划重点:

社区委员会(CB)成员只需要年满16岁,真正关心与社区相关且重要的问题,并且是居住或工作在此社区即可。

——也就是说,成为成员并不需要是美国公民或有绿卡,甚至也无须英语流利,只要是这个社区的居民即可。

比如我们华人社区的小商家或者非牟利机构的代表都可以想办法加入,为社区问题发言献策。

除了史登岛区这外,另外4个区的申请是有时间限制的,
比如今年的布碌崙区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14日 东部时间晚11时,过了这个时间就要下一年才能申请了,

——史登岛是全年都可以接受申请,申请链接如下: 

https://www.statenislandusa.com/cbapplication.html



申请注意点

社区委员会(CB)成员为无薪的志愿者,
每个社区委员会有自已的工作场所,还有少量带薪工作人员,包括一名地区经理和一到两名其他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办公室、安排会议、与会员沟通并保存记录。

社区委员会(CB)每月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以及每月举行一次工作小组会议,讨论健康、教育、土地使用和公共安全等主题。

想要申请的民众请在截止日期前上网申请,申请过程非常地简单。

在申请过程中,一般会询问你是否参加过CB会议,

——所以请尽可能参加一次或多次CB会议(很多是线上的),

这样会让你更了解当地CB的运作方式以及投票情况。

申请CB成员有点像申请工作,会被要求提供简历或推荐信。

——受信息自由法的约束,这意味着简历有可能会被公开,所以不能造假。

——市议员的推荐信会有很大的帮助。

区长办公室还会对你进行面试(基本为线上的)。

最后,由区长选择后,如果被选中,将在面试之后以电邮通知。

每年的社区委员会(CB)的参选,都在2/3月,去年我发文章呼吁我们纽约市华人要大胆出来申请,积极地参与。

为了身体力行,带动大家,我也去申请了CB。
4月底,收到了区长办公室的电邮,通知我入选了,
6月底,到布碌崙区政厅进行宣誓仪式。

然后在CB里,你可以选择申请加入不同工作的小组(Committees),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主席,

具体到每个区可能都不太一样,举例说明一下:
比如我所在的CB10就有:

General Board, Budget & Personnel,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Parks,Police & Public Safety,Senior Issues, Housing, Health & Welfare,Traffic & Transportation,Youth Services, Education & Libraries,Zoning & Land Use
这些
Committees。

其中象Police & Public Safety,Youth Services, Education & Libraries,Zoning & Land Use这些小组就与华人关注的安全、教育与申请牌照等等相关。


要不断向上走

社区委员会(CB)对于华人群体/社区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而且参与度很低的存在,但又对华人所关心的教育与公共安全息息相关。

对于这些年的抗争来说,我认为华人要不断地向上走,不断地学习,并且参与到更多更高的层面。

而不能始终停留在街头抗争、有捐款无诉求的“提款机”状态上。

我认为所谓“华人很冷漠”的根本原因在于:
大多数华人对美国的认知还停留一个相对原始的程度上,或者说是没有足够的信息与教育,所以才呈现为“冷漠”。

如果给华人这些足够的信息,降低语言上的障碍,华人的参与热情不会比其它族群会更低。

信息很重要,宣传很重要。

包括去年我对CB进行宣传后,在各个区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华人的参与

——在区政厅的新人见面会上,我就见到了越来越多的华人的身影。

所以,这件事再次让我相信,

美国华人缺少的是【足够的信息与教育】
——因为缺少足够的信息与教育,所以导致【参与度不足】。

如果有足够的信息/渠道与教育,我们可以做到更多更好。

尽力推进【足够的信息与教育】,包括对社区委员会(CB)申请信息的宣传与普及,是能够将目前华人的这种“冷感”慢慢地纠正,
最终通过这样不断地宣传、教育、启蒙,把美国华人的认知慢慢地提升,进而实现参与度的提升,最终实现我们族群的上升。

毕竟,

要在事前就消弥坏的事情/决策,
而不是在事后到处抗议、到处灭火!
永远,永远不要做事后的哭泣者!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你的家庭护理公司能否存在?取决于这个提案!详解陈学理参议员联合提案的【S1189提案】

政治常识系列:纽约州议会的Ranking Member与陈学理

在纽约投票(2)请38区的华人更换党派来支持她挑战极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