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2025选举: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选择什么样的“纽约市的文明”?

 

战争的一方不是国家


公元前492年~前449年间,爆发了古希腊【城邦】与与波斯帝国之间的希波战争(Greco-Persian Wars),

这场持续的战争被希罗多德(Herodotus)的《历史Histories》所记录下来。

——希罗多德被誉为“历史之父”,其代表作《历史》是西方最早的叙事性史书之一,历史地位按有些人的说法相当于中国的《史记》。



正如小标题所说的,希波战争的一方是个国家,另一方则不是国家,而是松散的城邦,

——比如最主要的2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不但连盟约都没有,而且还是有相互竞争关系的。

但他们却在面临波斯帝国的共同威胁时,选择团结在了一起,

那促使他们团结的力量是什么?


生活方式


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这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身为古希腊城邦人,有【希腊城邦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愿意成为波斯皇帝的奴仆,按照【波斯】的人的方式去生活
——他们不愿意生活在【波斯】这样的生活方式下:
臣民被帝王踩在脚下,还必须要表示绝对的效忠,臣民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可以被上位者剥夺,哪怕毫无理由。


(圣经中的《以斯贴记》就提到波斯帝国里所有人都匍匐在波斯帝王他的脚下,除了他,没有人有安全和尊严
——出于对希腊城邦这样的【生活方式】的坚持,出于对波斯这样的【生活方式】的反对,
使得松散的希腊城邦在没有国家没有民族的加持下,却团结起来对抗一个看起来更强大/庞大的国家——波斯帝国。
并且打赢了...
是的,值得庆幸的是,是古希腊城邦打赢了强大的波斯帝国,
否则,包括整个希腊【文明】及其后来的全人类的哲学、政治、科学、艺术等等【现代文明】,都可能灰飞烟灭。

文明


这种对生活方式的坚持,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称之为【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则诞生出【不同的文明】:
文明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一种价值观标准。

而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否应该被赞同,或者称为是否趋向文明,就在于他/她选择哪一种的【生活方式】。

而一群人所坚持的【生活方式】就是文明

——古希腊城邦与波斯,就是两个不同的文明,

它们之间的战争,不是国家或民族的战争,而是【文明之间的战争】。

古希腊城邦的人们在为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而进行的抗争。




人与人是平等的,国家与国家也不分高下。

但文明之间是分高下的。

同样的,选择哪一种的生活方式,也有了高下之分。

我们都有责任


人与人是平等的,但文明之间是分高下的。


作为由现代文明所支持下,获得生存于地球上的【权利】的人来说,
坚持文明/生活方式的向上走,是一种【责任与义务】。

也就是说,
当一种文明被另一种比其低阶的文明所威胁时,所有认同这种文明/生活方式的人都有责任与义务进行保卫。

如果一种文明被另一种比其低阶的文明所摧毁,那么所有认同这种文明生活方式的人都负有不可逃避的责任。

同样的表达:

当一种【生活方式】被另一种比其低阶的【生活方式】所威胁时,所有认同这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有责任与义务进行保卫。

如果一种【生活方式】被另一种比其低阶的【生活方式】所摧毁,那么所有认同这种文明生活方式的人都负有不可逃避的责任。
【权利】与【责任义务】永远是对称相关的。
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权利与好处,就必然背负起与之对称的责任与义务。

你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


文明——即生活方式,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
当我们看到满大街道弥漫着大麻臭味时,你选择认同还是反对?
当我们看到乱丢垃圾脏乱差时,你选择认同还是反对?
当我们看到治安混乱打砸抢时,你选择认同还是反对?
当我们看到要消除帮派数据时,你选择认同还是反对?

当我们看到要撤资警察时,你选择认同还是反对?

当我们看到要取消考试搞按种族配额来入学时,你选择认同还是反对?

当我们看到在公立学校给那些还未成年的小朋友搞“变装皇后”洗脑时,你选择认同还是反对?



等等等等...

所有这一切,就构成了我们的【价值观】,也构成了我们所坚持的【文明】。


你选择什么样的“纽约市的文明”


文明的尺度可大可小,可以大到一个地球,也可以小到一个城市——纽约市。
纽约市所营造出来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纽约市的文明”。
而纽约市的选举,它的作用就在于用选票来决定纽约市的【生活方式】要怎么走,
也就是说,纽约市的选举,其实也正是一种对“文明”的选择。
——你选择什么样的“纽约市的文明”?

极左们继续坚持的那种生活方式
还是想回到坚持常识的那一种生活方式
是的,如同我们庆幸
古希腊城邦打赢了强大的波斯帝国那样,
值得庆幸的是,
纽约市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文明的权利。

而这个权利的实现,正是通过【投票】的方式。

不容易


很多华人对于选举很冷漠。
——源于他们对很多认知上的缺乏教育与启蒙。
在没有从小受到选举教育,又没有参与选举的实践的情况下,要自发地认知到【选举】与【生活方式/文明】的关系,确实是一个【不容易】的事。
——直到今天,很多人还说不清“文明/生活方式/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不幸的是,这样认知水平的人的基数还真的不少图片,所以,我们不得不一直象碎碎念的老太太一样,重复再重复。
一是希望当有些人不幸被当下的“纽约市的文明”给刺痛时,能够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个正确与清晰的解读答案,
二是如果可能,希望更进一步,成为我们的同伴,一起努力把当下的“纽约市的文明”给修正过来。
毕竟,一群人所坚持的【生活方式】才是文明如果不幸没有足够的“一群人”图片...

不可以


文明是有高下的,我们所坚持的文明/生活方式/价值观,是建立在【坚持常识】与【自由意志】上的。
这种认知决定了:
当我们坚持的这种【生活方式/价值观】
被另一种所威胁时,所有认同这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有责任与义务进行保卫。

所以,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既然是责任与义务,自然就不是我们能够自许为“高人一等”、“有优越感”的“权力”。

所以,真正明白的人——无论是受到教育启蒙或是自发地认知到的,无论是关于投票的重要性,还是支持认同的是哪个人,甚至仅仅是投票相关的知识,

都是【不可以】有任何的“优越感”,不能有任何的傲慢,不能有任何的“这是我的功劳”的想法,更别提有这样的表达了,
更加【不可以】的是:不能认为自己“有功劳”或“我很懂选举”而自认为“高人一等”,从而认为有谩骂的“权力”
保卫维权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教育启蒙也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
——我们要温和耐心地教会大家通过【投票】的方式实现我们的【选择】的权利,保卫我们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投票已经开始了


纽约市2025年的初选已经开始。

由于没有找到2021年纽约市初选提前投票的后5天的数据,所以做的图表在2021年的数据只有显示前4天的数据。
从对比数据来看,2025年的提前投票比2021年翻了一倍,按媒体的采访来看,年轻人的投票增加了很多。
相对应的,华人的投票热情却依然原地踏步。
在我看来,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相当多华人转党成为共和党,而共和党的初选基本是没有,市级职位的只有主计长有初选。
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教育启蒙还没有让相当多人上升到【文明/生活方式/价值观】的高度。
再加上一些其实搞不清楚选举的意义但觉得我很懂选举的人的迷之操作,所以,导致投票率并没有同步提升。
——而投票率才是硬实力,硬道理。
希望大家能够明白纽约市的选举,其实是一种对“文明”的选择,一种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对价值观的选择:
——你选择什么样的“纽约市的文明”?
——是极左们继续坚持的那种混乱的生活方式
——还是想回到坚持常识的那一种安宁的生活方式
希望在提前投票的最后几天,以及初选日(6月24日)能够有更多的华人出来投票。
等待初选出结果后,再进入到11月的大选的分析、判断与争论,
一起努力吧!!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2024大选,纽约选票背面的6个公投选项的分析

纽约的游民问题:亚当斯的作秀变作死,Callahan v. Carey案,“大爱”的后果与市长权,合乎常识与合适的地方

你的家庭护理公司能否存在?取决于这个提案!详解陈学理参议员联合提案的【S1189提案】